狮岭之西,有一支建村悠久的宗族。相传自宋朝以来,它们先祖便在这里立村。在历经朝代迭替,战火纷飞的乱世后,这一支宗族至今仍有过千族人生活在此,它便是黎村宋氏。
黎村宋氏后人宋海清对自己宗族的源流历史十分热心,曾编写过一本狮岭利隆庄的《宋氏学云家谱》。
笔者与他一一细看了《宋氏族谱》,并收录一些关于宋氏家族中流传的故事。再次翻看黎村的《宋氏族谱》,细看后发现,他们的族谱也记录了有关黎村宋氏的家史。
黎村的《宋氏族谱》所载:“父讳昭公任朝散郎官,因谏伐辽贬于海州,见彼金人侵疆天下纷纭时,以豪寓祖与岭南双门底任提领官吴公之妹缔亲,逮于中兴,父昭复回京任,遗下祖兄弟三人遂居于羊城豪畔街,厥后三祖。豪寓立庄于本处南陂塘,藉附南海,随归址于黎村,坐未向丑之第。”始祖豪寓公在宋朝已在南陂塘立庄,追溯至今已有800多年。
族谱所提的“南陂塘”距离现在的黎村不足一公里,按族谱所载立庄于南陂塘的宋氏家族,为何却在黎村繁衍生息?
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),十八代孙宋族璋续修宋氏族谱时写的弁言提及:“不惮梯山航海,来于本处南陂塘立庄,厥后,又相土卜居,择迁于此。”对迁入黎村的概况,族谱中虽然并没有详细提及,但世人流传,黎村始称黎溪,囊括冯村一带,是这一片村落的统称。最初由姓黎的人立村,所以才称为黎村。
宋氏先祖宋豪寓因逃避战祸,举家从广州豪畔街迁入黎村对面的南陂塘立庄。
初来乍到,生活艰苦,幸好有黎姓人家的帮助,才能栖身安居。之后,宋氏族人不断壮大,子孙的居屋扩建至黎村,黎姓人家见宋氏日渐丁旺,察觉此地不宜久居,便迁走至赤坭的牛隆一地重新立村。
而宋氏一族的后人在黎姓人走后,便在黎村根生土长起来。而黎村至今没被易名,据说是宋氏为了纪念黎氏的守望之恩。这也是为什么黎村村民不姓黎,姓宋的原因。
虽然是传说,但村中有一村民忆述,约在距今二十多年前,村中有一个宋姓村民以收破烂为生,恰逢走到芦苞涌附近一带,遇见一位姓黎的人士,攀谈起来才知此人先祖便是从黎村迁居至此。看来黎村由黎姓立庄,并非空穴来风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